黄天火 发表于 2015-7-22 08:08:56

时评: “扶贫”不是送“拐棍儿”

    迄今为止,中国还有八千多万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上,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贫困人口会更多。2014年10月17日,中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贫困日,当年政府报告中显示“将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完成任务目标,固然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但努力不是送拐棍儿,更要有章法。    当前,各级政府对待农村扶贫工作,大都是倾向于人财物的输送,对于农村基本概况,究竟怎样发展,全靠驻包村干部的自由发挥,很多农村干部到村后,大都是千篇一律的去做些“修路打井”的活,基本上停留在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上,看似解决了百姓的生活困难问题,但从长效来看,起色不大。只要驻村干部一走,当地的扶贫工作,也会成为“人走茶凉”的面子工程。    破解农村扶贫这项工作,必须找准“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桎梏”。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驻包村干部下派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修路架桥,更多的是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干事创业的能力和刺激活跃当地百姓的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河南新安县龙潭沟村地处大山之中,多年的民谚是“山清水秀风景好,只见大哥不见嫂”,姑娘往外嫁、小伙娶不来媳妇儿的现象比较普遍。当地政府紧紧抓住了“山清水秀风景好”,通过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考察,发掘龙潭沟村的U形大峡谷世界罕见,12亿年“古海洋天然博物馆”等特点,因地制宜实施旅游富民战略,龙潭沟大峡谷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直接带动了全村的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了80%以上的村民家里有了小轿车,昔日的“光棍村”转身成了远近闻名的“小车村”的奇闻。活生生地事例告诉我们,扶贫农村经济,不仅仅在于上级人财物的输血,更关键的要结合实际,去主送探索。    扶贫不是送温暖,也不是简单的干部上山下乡,更不是派驻干部提拔的镀金场。各地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务必要抓住“扶贫”主线,真正将推动一方百姓发家致富作为出发点,真正找出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节点,努力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奔小康。作为帮扶干部,必须将扶贫进展同自身责任担当意识挂钩,真正将自己的本领发挥出来,真正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变成接地气、攒人气的好事、实事,抛却狭隘的治标意识,从治本出发,从民生务实上下功夫,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走向美好的新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评: “扶贫”不是送“拐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