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贤论坛

标题: 上海中技桩业招股书因诋毁同行被指不正当竞争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家妹    时间: 2012-5-11 11:47
标题: 上海中技桩业招股书因诋毁同行被指不正当竞争
117家管桩企业联名反不正当竞争
  不想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是上海中技的"心里话"。
  曾因工伤事故、专利诉讼风险、关联方资金占用、财务风险和关联方IPO前突击入股等隐患被媒体曝光,去年首次公开募股被否的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卷土重来再次IPO。不过,时隔一年这家国内大型预制混凝土桩企业又遇到了"新麻烦"。昨天,包括行业领军企业江苏建华、广东三和在内的117家预制桩企业在上海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上海中技在招股书的虚 假宣传、涉嫌不正当竞争等情况进行说明。围绕专利与标准,就在上周江苏建华管桩状告上海中技招股书虚 假宣传一案已经在江苏镇江中 院开 庭审 理。
  这家旗下已拥有30多家子公司,年营业额过亿的管桩企业,为何遭遇"联合维 权"?整个预制混凝土桩行业,或许因为一家企业的二度IPO,出现新的格局。
  招股书涉嫌"诋毁"同行 行业领军企业联合行动
  "我们乐于看到行业内企业上市,但作为一家准上市公司,更应该讲究规则。"早在去年,准上市公司、国内混凝土方桩龙头企业上海中技的专利、产品质量、经营等方面遭受质疑。这场"竞争"的源头来自于上海中技的一纸招股书。2011年1月10日,其在证监会官网公布招股书申报稿(旧招股书申报稿)声称,"我国管桩市场工艺和装备基本停留在国外80年代的技术水平,行业自助研发能力比较差,产品和技术创新缓慢,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国际市场。"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从那时起,就引爆了整个行业。
  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发言人华杨斌指出,上海中技在旧招股书中的多处说明都涉嫌虚假宣传。华杨斌表示,去年和今年上海中技的两份招股说明书,在对离心方桩与管桩的性能、耗材等指标的对比过程中过于片面化。其中,关于管桩和离心方桩的用途介绍中,故意用隐晦或篡改的方式,把国家标准中关于离心方桩和管桩的用途规定进行人为的增加和减少说明,以达到离心方桩比管桩的用途更广,可以适用各类领域的目的。
  "过分抬高离心方桩的优势,继而凸显出管桩的劣势,会给人造成一定误解。"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分会副理事长王重表示。上海中技在招股书中称,我国离心方桩行业内的离心方桩比我国管桩行业内的管桩在各项性能和节材方面均处于领先和超越。实际上,管桩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占我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90%份额,而上海中技只占3%。
  "离心方桩和管桩孰优孰劣,目前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和技术权威部门都没有鉴定结论。"华杨斌表示,作为管桩企业更无意与离心方桩进行对比,大家应该在市场中进行公平竞争,不应当在任何场合诋毁他的商誉或声誉。
  建华管桩已起诉中技桩业 要求在证监会网站致歉
  华杨斌透露,建华管桩就上海中技在两次招股说明书中涉嫌虚 假宣传的不正当行为已经向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请求法院判令发行人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开澄清并公开向原告致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万元和承担诉讼费用。5月3日和4日,该案已在镇江中院开 庭审 理,但并未当庭宣 判。
  上海中技在新招股书申报稿中披露,建华管桩集团等4家公司是其在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2010年建华管桩集团、广东三和集团和中技桩业3家预制混凝土桩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53.35%,其中建华管桩集团约占37.09%,"市场竞争基本上是在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展开"。 记者了解到,国内预制混凝土桩企业中,领军品牌包括建华管桩、三和管桩、上海中技桩业等为代表的超大型集团。整体来看,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此次起诉上海中技的江苏建华是建华管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记者了解到,空心方桩与空心管桩同属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的混凝土预制桩产品,在生产原材料、离心成型、产品使用范围、施工、工程质量验收方面均一致,只是外形不同,管桩是内外圆形,空心方桩是外方内圆,中间均空心。从安全性方面考虑,两种产品都应执行国家关于混凝土预制桩的规范标准,在质量标准上保持一致。
  但是,目前空心方桩执行的质量标准却低于根据国家相关混凝土预制桩的规范标准制定的管桩标准。王重理事长透露,由于形状设计导致的缺陷,国内预应力空心方桩的使用量很少,目前主要有中技股份及相关下属企业在生产。在他看来,预应力空心方桩属淘汰产品。
  截至记者发稿时,117家管桩企业以"危害方桩质量隐患"的联名反不正当竞争情况汇报书,已报送了包括工信部在内的国家七部委。




欢迎光临 乔贤论坛 (http://www.qiaoxia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