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万历) 广西通志》述略 ———兼主修者巡抚广西及纂修年代、版本源流考 韦晓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 万历) 广西通志》是现存的两部明代广西省志之一,具有珍稀价值。现有关文献对该志纂修年代、版本源流及主修者巡抚广西时间的著录出现混乱或错误。经初步考证,该志为戴耀主修,苏濬编纂,杨芳刊行; 纂修年代应以苏濬自序为准,即万历二十五年修成; 版本主要有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天启二年补刻本、天启二年以后再补刻本等,而非仅有万历二十七年刻本传世,且收藏单位应重新订正。[关键词]《( 万历) 广西通志》主要纂修者纂修年代版本价值[中图分类号]K291 /2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 - 34X( 2011) 04 -0036 - 05由于迁徙、战乱、兵火和虫蛀等各种原因,流传至今的明代《广西通志》仅存《( 嘉靖) 广西通志》和《( 万历) 广西通志》,甚为珍稀。1995年日本学者谷口房南先生曾撰文研讨明《( 万历) 广西通志》版本情况①,当时笔者拜读后,对此认识不是很深刻。有幸参加了《( 万历) 广西通志》的整理影印后,对该志有了一定认识,并发现今广西地方文献对其纂修年代、版本源流及主修者巡抚广西时间的著录出现混乱或错误。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作探讨,以提高认识,避免旧误新传。
一、《( 万历) 广西通志》的主要纂修者及纂修年代
1985 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是目前国内外收入方志最完整最系统,参加藏书单位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方志目录。该目录对《( 万历) 广西通志》的著录为: 【万历】广西通志四十二卷( 明) 苏濬纂修明万历二十七年( 1599) 刻本上海台湾广西二( 胶卷) ②。据此可知该志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及藏书单位,是获取该志信息和线索的主要途径。但其中著录的纂修者及版本与收藏情况,值得商榷。
苏濬,生卒年不详,字君禹,福建晋江人,万历五年( 1577) 进士,万历二十二年( 1594) 迁广西按察副使,二十七年( 1599) 转任广西左参政,著有《紫溪集》,人称“紫溪先生”。据苏濬在《( 万历)广西通志》卷末《重修广西通志后序》说,“粤西通志,修于嘉靖初,后靡继者而旧本残缺,漫漶几半。万历辛卯,蔡中丞公绍介薦绅张羽王( 笔者注: 此也印证万历十九年张鸣凤受巡抚蔡汝贤之托编纂《广西通志》之实) ……羽王往矣,书竟弗传。会廷开史局,搜罗掌故,中丞戴公……谓粤西故多事,而信史无征,何以称天子右文意? 因命濬纂修”,期间,他“陟尧山,望阳海,西入领方,东穷都峤。其间丛岩秘洞,以及荟翳之区,禽啸鼯嗥,以及古人荜路蓝褛之处,亦皆耳而目之”。到各地考察后,他“搜之往牒,询之喆人故老,因旧志稍更之,而增其未备,计为卷四十有二”。可见,苏濬是受广西巡抚戴耀之命编纂《广西通志》。《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把主修者、编纂者都集于苏濬一身是否欠妥?·36·广西地方志 2011 年第4 期( 总第169 期)①②日·谷口房南. 关于万历版《广西通志》[J].广西地方志,1995,( 6) : 63.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M].北京: 中华书局,1985. 715.明代朝廷重视修志,官修为主,即由政府组织纂修地方志。修、纂虽均有编写之义,但有一定区别。修,标示官修志书的行政领导者,通常由当地职位最高的朝廷命官出任。纂,即编纂,标示官修志书的主要执笔者。纵观其他现存的明清《广西通志》,如明《( 嘉靖) 广西通志》题林富修,黄佐纂; 清《( 康熙) 广西通志》题郝浴修,王如辰等纂;《( 雍正) 广西通志》题金鉷修,钱元昌等纂; 《( 嘉庆) 广西通志》题谢启昆修,胡虔纂。其中林富( 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 、郝浴( 广西巡抚) 、金鉷( 广西巡抚) 、谢启昆( 广西巡抚) 等均为广西职务最高的政官,由他们领衔组织修志,标明了方志的官修传统。黄佐、王如辰、钱元昌、胡虔等则为各志的主笔人。依此,《( 万历) 广西通志》的纂修人著录应改为: 戴耀修,苏濬纂。民国三十七年蒙起鹏在《广西通志前志撰人传》曾云“浚自序粤西通志修于嘉靖初,后靡继者,中丞戴公命浚纂修云云。戴公谓戴耀也,旧志职官表耀以万历二十三年巡抚广西,二十六年总督两广,而浚为广西参政。正在此时,二十七年杨芳始为广西巡抚,主修载笔,名实不分,作序刊行,事所常有,盖肇始于戴耀告成于杨芳……”今广西地方文献如《广西方志提要》、《广西大百科全书》、《广西通志·人物志》等,对《( 万历) 广西通志》的主要纂修者也都作详细记述,即该志为广西巡抚戴耀到任后委托广西按察副使苏濬编纂,后戴耀迁总督两广军务,刊行之务便由继任者杨芳完成。因刊刻是由杨芳负责,卷首就有杨芳所写的序。戴耀( 1542—1628) ,字德辉,别号凤岐,福建长泰( 今漳州) 人,隆庆二年( 1568) 进士,但其巡抚广西时间有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等几种不同说法。杨芳,生卒年不详,字以德,号济寰,四川巴县人,万历五年( 1577) 进士,其巡抚广西时间也有万历二十六年和万历二十七年两种说法。戴耀、杨芳巡抚广西的具体年份时间,在今广西地方文献的记载比较混乱,现将部分文献的记述一一列举。1.关于戴耀巡抚广西时间: ( 1) 《广西通志·人物志》: “万历二十二年( 1594) 十月至二十六年( 1598) 八月。”①( 2) 《广西古代职官资料汇编》: “万历二十二年( 1594) 十月,辛亥,升陕西布政使戴耀为副都御史,巡抚广西。”②( 3) 《广西大百科全书》: “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③( 4) 《广西方志提要》: “万历二十三年任广西巡抚,二十六年迁两广总督。”④( 5) 《( 雍正) 广西通志》( 影印本) : “万历二十三年以副都任。”⑤2. 关于杨芳巡抚广西时间: ( 1) 《广西通志·人物志》:“万历二十六年( 1598 ) 十月至三十五年( 1607) 。”⑥( 2) 《广西古代职官资料汇编》: “万历二十六年( 1598) 十月,戊寅,升杨芳都御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地方。”⑦( 3) 《广西方志提要》:“杨芳于万历二十七年始来任广西巡抚。”⑧( 4)《广西大百科全书》: “万历二十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⑨( 5) 《寓桂历史人物》: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 1599 年)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瑏瑠( 6) 《( 雍正) 广西通志》( 影印本) : “万历二十七年以副都任。”瑏瑡关于戴、杨二人巡抚广西的任职时间,《( 万历) 广西通志》卷之七建官载: 戴耀“万历二十三年以副都任”,杨芳“万历二十七年以副都任”。笔者以为,按清代学者、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所述“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当时人记当时事,资料可信度相对更高。因此,《( 万历) 广西通志》主修者巡抚广西时间是否应以该志所述为准? 但要注意的是,《广西古代职官资料汇编》所记戴耀、杨芳分别于万历二十二年、二十六年巡抚广西,经查,此资料来源于明《神宗实录》。显然,戴耀、杨芳巡抚广西的时间记载出现混乱,概因当时的文献《( 万历) 广西通志》与《神宗实录》所述不同,后人又分别摘抄所致。关于《( 万历) 广西通志》的纂修年代,今广西明《( 万历) 广西通志》述略 ·3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瑏瑠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西通志·人物志[Z].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456.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广西古代职官资料汇编[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00.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 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卷( 上) [Z].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33.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 广西方志提要[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3.瑏瑡( 清) 金鉷. ( 雍正) 广西通志( 影印本) 卷五十三[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西通志·人物志[Z].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539.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广西古代职官资料汇编[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02.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 广西方志提要[Z].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2.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 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卷( 上) [Z].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418.寓桂历史人物[A].解读广西从书[Z].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48.地方文献也出现不一致。如: ( 1) 《广西通志·社会科学志》: “始修于万历二十五年( 1597 年) ,二年后成书付梓。”①( 2) 《广西文献名录》: “始修于万历二十五年( 1597) ,二年后成书付梓。”②( 3)《广西通志·人物志》: “万历二十五年,修成《( 万历) 广西通志》。”③( 4) 《广西大百科全书》: “万历二十三年纂修,二十五年成稿。二十七年广西巡抚杨芳将其锓版……”④( 5) 《广西方志提要》:“……万历二十五年修。朱士嘉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云‘万历二十七年修’,误,应以苏浚自序为准。”⑤( 6) 《广西通史》: “是广西参政苏濬于万历二十七年( 1599 年) 编写的”⑥。( 7) 《中国方志大辞典》: “万历二十五( 1597) 成书,二十七年刊刻。”⑦可见,后人对该志于万历二十七年刊刻无异议,但对其纂修的时间说法不一。据苏濬在该志《重修广西通志后序》末句“万历二十五年季春清源苏濬叙”,可知该志于万历二十五年应修成,因此,笔者认为《广西通志·人物志》、《中国方志大辞典》等所记“二十五年修成”较为准确。
二、《( 万历) 广西通志》的体例、记述内容及特点该志为平目体结构,即各类目平行排列,无纲统属。为21 个门类,共42 卷。具体为: 本纪1卷、舆图1 卷、疆域沿革1 卷、山川2卷、藩封1卷、建官1 卷、城池1 卷、公署1卷、祀宇1 卷、关梁1 卷、学校1 卷、选举4卷、财赋4 卷、兵防3卷、名宦2 卷、迁客1卷、人物3 卷、节妇1 卷、外夷4 卷、艺文5卷、杂纪3 卷。另卷首有重修广西通志序( 杨芳) 、广西旧通志序( 蒋冕) 、广西通志目录等; 卷末有重修广西通志后序( 苏濬) 。该志所设门类互不统领,但次序分明,重点突出,如先述史事,再至地理,然后从政治到经济到军事,人物先外籍后本籍,最后为外夷、艺文及杂纪。重点记述兵防、外夷等内容。明代重视方志的政治作用,所修志书在立场、观点上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万历) 广西通志》成书于明代后期,明初接连不断的壮瑶农民起义至此,经过朝廷屡派大兵镇压,已进入尾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编修者为兴除利弊,特别是出于“驭蛮”的需要,故将兵防、外夷及财赋等作为记述重点。如,兵防3 卷,主要设卫所军、马政、屯田、达目、戍军、民兵、募兵、弓兵、耕兵、军饷等目。从其记述内容可知,广西自唐天宝起戍军,至明最多,各卫所原额军达116846 名。维持这庞大的戍军,一靠屯田,各卫所均设屯田,由都司统摄,全省屯田共5924 顷。二靠盐法及协饷,时广西岁入饷银168000 多两,来自本省的仅71000多两,余为楚、粤协饷及行盐法榷其子母,每年官盐银收2 万两,梧州厂税收4 万两。外夷4卷,主要设右江土官、左江土官、朝贡、承袭、征戍、种类、驭夷、战功善后、安南等目,记述明代各土官府、土官州、土官县及长官司的沿革、疆域、山川、物产、户口、田亩、赋役等情况,以及各民族风情和壮瑶农民起义( 包括古田、藤峡、八寨、府江等起义) 。可见,因“驭夷”需要,该志重点记述了兵防及少数民族有关资料。但相比其他明清《广西通志》而言,该志体例不够完备,资料也不够丰富。而且有些资料因缺乏细致的考证,造成以讹传讹; 有些门类编排也不合理,如把土官设于外夷卷中记述。
三、《( 万历) 广西通志》的版本源流一直以来,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对该志版本的著录可知,上海图书馆和台湾“中央”图书馆收藏有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今广西地方文献对该志版本及收藏的著录大概以此为根据,如:( 1) 《广西大百科全书》: “……万历二十七年( 1599) 刻本……刻本藏于上海图书馆、台北‘中央’图书馆”⑧。( 2) 《广西方志提要》: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及《台湾公藏方志联合目录》均云万历二十七年刊刻。……《( 万历) 广西通志》自万历间刊刻后一直没有重刻,清乾隆修《四库全1·38·广西地方志 2011 年第4 期( 总第169 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西通志·社会科学志[Z].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29.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广西文献名录[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70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西通志·人物志[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539.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 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卷( 上) [Z].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33.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 广西方志提要[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2.钟文典.广西通史( 第一卷) [M].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402.中国方志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中国方志大辞典.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17.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 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卷( 上) [Z].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33.书》时没有找到明刻本。清代几次修《广西通志》均没有找到明刻本。目前,上海图书馆、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均有复制有胶卷”①。( 3) 《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 “明万历二十七年( 1599)刻本区图( 胶卷) 区通( 复印本) 。”②以上记述该志版本仅有原刻及收藏单位情况。另《广西方志提要》提及刘氏嘉业藏书楼及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明刻本,又《广西历史人物传》载: “而苏志为浙江吴兴嘉业藏书楼及日本帝室图书寮所藏”③。嘉业藏书楼即刘承幹嘉业堂,曾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楼,至于其藏书目录,除民国二十九年( 1940) 印行的《明刊本书目》四卷外,在一些图书馆中还保存着几部嘉业堂书志和书目的抄本,直到2005 年才有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三种嘉业堂书目抄本出版④。而日本帝室图书寮是否为谷口房南先生在《关于万历版〈广西通志〉》一文中所提到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还待考证。但都可作为查找其版本的线索。对上海图书馆复制胶卷版进行仔细研究,笔者产生一些疑惑,主要是: 该志既为万历二十七年刊刻,为何其中收入有杨芳于万历三十年付刻的《殿粤要纂》? 《殿粤要纂》是杨芳巡抚广西后主持编纂的一部军事图志,殿是镇压、安定之意,书名之意即为镇抚广西的辑要。从两书刊刻的先后时间论证,是有抵牾的。据谷口房南先生所述,“即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的原刻本(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 和这部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在天启二年( 1622) 的补刻本; 所谓天启二年补刻本( 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又有二种,即天启二年补刻本以及在天启二年以后再次补刻的本子( 为上海图书馆和台湾‘中央’图书馆所藏者) ; 再其次就是台湾学生书局利用台湾‘中央’图书馆的藏本( 天启二年再次补刻本) ,于19年刊行的万历二十七年刊刻《广西通志》( 影印) 。”⑤即目前被称为《( 万历) 广西通志》主要有4 种版本,其中,谷口房南先生还特别指出,“苏濬纂修的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广西通志》于天启二年被补刻,关于这一点,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广西通志》的题笺中,有‘广西通志天启二年校正’的记载; 另外,附在卷末的跋文也说道: ‘广西通志一书,成于紫溪苏公手。其书约而赅,质而有文,每于夷防兵制,三致意焉,真良史才也! 岁久漫灭脱落,读之令人意沮。中丞赵公命职修之,剔蠹补轶,阅月始竣事校雠之役,虽无当于编摩,然自是得称完书焉。后之稽古者,不致叹于无征,则中丞公之为虑远也。时天启二年三月望日,思恩军民府同知陶镕谨识,桂林府照磨钟永年监制。’”⑥该跋文明确记述了该志于天启二年补刻的情况。跋文,也称后序、后记,内容多为叙述版本源流或刻印经过,因此,利用跋文是进行古籍版本鉴定很常用也很可靠的方法。可惜的是,附有跋文的这刻本仅见于日本,国内所能看到的是上海图书馆藏的版本,该本卷末无跋文说明曾补刻情况,以致造成今国内主要藏书目录、地方文献对其版本源流著述存在错误。笔者亲眼目睹了其两个不同的版本,其一为据上海图书馆复制胶卷扫描出来的本子( 简称上图本,如前所说即天启二年以后的再补刻本) ,其二为海外本的复印件。笔者认为,该海外本未收入有万历二十七年以后的资料包括杨芳的《殿粤要纂》等; 而如谷口房南先生所说的天启二年补刻本不仅收入《殿粤要纂》部分内容,卷末还附有跋文说明补刻情况。据此推测所见的海外本非天启二年补刻本。经比较,上图本与海外本的内容、卷数、字体、书框内行数及字数以及版心的鱼尾、刻工等几乎是一致的,但还是有细微区别,主要是上图本在海外本基础上增加了42 页及几行,多处字体模糊或缺漏空白。如: 1. 卷首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不·1同。海外本是按重修广西通志序→广西旧通志序→广西通志目录→广西省总图( 包括省内各府、州、县等图) →卷一本纪等顺序排,而上图本则按重修广西通志序→广西旧通志序→广西通志目录→卷一本纪→广西省总图( 包括省内各府、州、县等图) 等顺序排。2. 上图本增加了42 页,分别是明《( 万历) 广西通志》述略 ·39·①② ③④⑤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广西方志提要[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9.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 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 下) [A]. 广西史志资料丛书[Z].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1.莫乃群. 广西历史人物传( 第一辑) [A]. 广西历史丛书[Z].广西地方史志研究组编印,1981. 124.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M]. 北京: 中华书局,2009 . 231.⑥ 日·谷口房南.关于万历版《广西通志》[J]. 广西地方志,1995,( 6) .卷三十五补刻二十六至三十页( 5 页) 、卷三十六补刻六十一至六十八页( 8 页) 、卷三十七补刻二十四至二十七页( 4 页) 、卷三十八补刻三十六至四十七页( 12 页) 、卷三十九补刻四十二至五十四页( 13 页) 。所增页的内容,几乎均为杨芳的著作及与他有关的资料,包括其诗赋、游记、纪事以及《殿粤要纂》部分等。另卷七第八页增补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六年的职官资料,如“蔡应科万历三十六年以副都任”等行; 第二十二页如“王鸣鹤万历三十年任”、“黄岗万历三十五年任”等行。3. 海外本的字迹较清晰,而上图本概因使用了经过多次反复印刷而磨损严重的版木进行印刷,以致有多处字迹模糊,甚至损坏空缺。如卷一第十四页、卷三第十二页、卷五第七十页、卷二十七第三十六页、卷二十八第四页、卷三十二第二十七页、卷三十九第三、四页等,残缺空白处较多。可见,两个本子是有细微区别的,特别是从增补页的资料看,足已说明上海图书馆复制胶卷版不是初刻,应为补刻,即如谷口房南先生所说是天启二年后再补刻本。但目前所见的此海外本复印件,笔者发现其卷之七建官中,但凡在万历二十七年后的行是抹黑的,另有一处职官的任职时间为“万历二十九年”。单从这些疑虑,加上未能看原件作深入考证,笔者未敢称所见此海外本即为万历二十七年初刻本版。这也反映了今广西有关文献对某些旧志版本源流著录有误,皆因这些旧志稀见本、珍本、孤本流失海外,以致影响国内学者研究。四、《( 万历) 广西通志》的资料价值《( 万历) 广西通志》由于较前志《( 嘉靖) 广西通志》简略,体例不全,资料不够丰富,且纂修者也非名宦,存世极少,似乎不为重视,后人对其评价不多。但该志为明代方志,除极具珍稀价值外,还因记述当朝事而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该志有其他明清《广西通志》所不载的资料,如一些广西少数民族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对古田、府江、大藤峡、八寨等明代壮瑶农民起义的记述保存一些原始资料,这些对研究广西地方史有特殊作用。此外,该志在万历二十七年初刻后又于天启二年重新补刻,是否与该志主修者戴耀于万历三十六年因安南海盗袭击钦州被革后又于天启元年恢复原官职有关? 补刻中收入《殿粤要纂》内容,加重军事分量,是否与明代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而为总结经验教训有关? 结合方志的官修、资政等特点,这些都值得探讨研究。总的说来,《( 万历) 广西通志》存世甚少,获评不多,因种种原因,在传世中有关著录又出现混乱乃至错误。这应引起重视,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作者: 韦晓,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处长。)( 上接第49 页) 耕还是新型的共耕,都是农民所乐于接受的,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国共两党的土地改革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如上所述,新桂系的土地改革基本上没有取得积极的成效,这说明它的改革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右江革命根据地所推行的土地改革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说明G.C.D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制定了符合贫苦农民利益的政策,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政治上争取了民心,巩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当然,即使是这样一种取得一定成效的政策及其实践,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共耕政策和实践,作为试点无可厚非,但如果全面推广,则超出了当时的历史阶段。而且,共耕制度更多地是考虑公平问题,实行的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这种绝对平均的做法,从长远来说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最后会影响到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当时的土地革命把注意力都放在调适生产关系上,对生产力的发展注意不够。历史证明,生产关系的调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等生产力的提高则要困难得多。这正是土地改革的难点所在。( 作者: 宾长初,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40· 广西地方志 2011 年第4期( 总第169 期)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