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中文)
fake tag heuer watches replica swiss watches buy watches online best replica watch cheap fake watches swiss replica rolex replicas rolex swiss rolex replica rolex swiss replica rolex watches replica fake rolex watch fake breitling breitling fake breitling watches replica fake swiss watches replica fake watches quality imitation watches replica breitling watch fake cartier watches replica breitling watches
搜索
查看: 7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丝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乔贤一号 发表于 2010-12-7 11: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丝鲈
农博网 [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
  长丝鲈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是一种食用、观赏兼具的热带鱼品种。该鱼蛋白质成份丰富,营养价值高,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当年苗种经8个月饲养可达800克~1000克,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是一种高档经济鱼类,在越南等地素有“财神鱼”之美誉。由于长丝鲈的生活习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与我国南方的气候相吻合,且饲料来源甚广,我国近年有少数地方作为观赏鱼引进。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利用土基池塘养殖长丝鲈,因其环境理化因子接近自然环境,长丝鲈生长速度可大大提高。湖北省英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通过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自越南安江省引进长丝鲈,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进行了无公害养殖开发。现将其养殖技术方法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池塘条件

  长丝鲈属热带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很严,其适宜水温为22℃~32℃,最适水温24℃~30℃,随着水温的下降生长愈缓慢,当水温降至16℃时,停止进食,水温在12℃以下,则会冻伤乃至死亡。所以,应当选择冷、热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肥瘦适中,排灌方便的水面作为养殖池,面积2亩~3亩,水深在2米以上,水质要求微碱性,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由于该鱼腹鳍为两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且鱼体扁而宽,为防止水泥池壁池底擦伤鱼体,故养殖池塘适宜采用土池进行养殖。

  苗种放养

  尽管长丝鲈对水中的溶氧要求不高,但在养殖中,必须保证合理的密度,适宜的规格,在投喂过程中也须讲求种苗放养的方法与技巧。

  1.清塘消毒:放养前,每亩水深20厘米时,用生石灰130千克~150千克全池泼撒,充分曝晒,3天后将池水灌至60厘米深度。约5天~7天后可加深水位,待药效消失后再放鱼入池。

  2.肥水下塘:苗种下塘前每亩施绿肥150千克,同时每亩投豆浆3千克,当池塘水体中出现了大量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后即可投放种苗,且将池水水位逐渐升高至2米左右,追施有机肥。

  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长丝鲈的生长速度和出池规格,应根据鱼种规格、质量、饲料来源、池塘生态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情况等确定放养量,若池塘水源充足,一般每亩可放养3.3厘米左右苗种5000尾~7000尾,同时每亩套养鳙鱼50尾~80尾。

  4.放养要求:首先引种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质健壮。其次,长丝鲈宜单养,若要混养,宜与滤食性、草食性鱼类混养,不可与杂食性鱼类混养。最后,放苗时要进行鱼体消毒,可用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5分钟或用15ppm~20ppm的高锰酸钾浸浴15分钟~20分钟。同时,注意调温下塘,低温期放苗易感染水霉病。

  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应做到“四勤”:勤巡塘、勤观察、勤投喂、勤防病害。在具体的饲养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饲料投喂:在鱼种培育阶段,前期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中、后期投放全价颗粒饲料,饲料要求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质量过硬,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要达到30%~50%,各种营养物质要平衡,尤以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要充足。鱼苗入池24小时后开始喂食,每天两次,上午9时~10时,下午4时~5时各一次,投喂鱼糜与花生饼各50%,二者搅拌后按鱼体重的10%~15%投饵,也可采用幼苗配合饲料与丝蚯蚓结合,先投喂一个月,再投喂配合饲料。在成鱼养殖阶段,可投喂粗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的全价颗粒饲料,投饵率为5%,分早、中、晚三次投喂。由于长丝鲈口径较小,所以应注意饲料颗粒大小的选择。

  在投喂过程中,每半个月要进行一次随机检查,结合长丝鲈生长及吃食情况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方法。

  2.水质调节:随着鱼体的增长和投饵量的增加,鱼类排泄物及残饵沉积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引起水质恶化,此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换水一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池水的50%,且注意温差不宜超过2℃。由于长丝鲈喜欢生活在平静的水体中,且惯于垂直上下活动,所以要求水体要适当深一些,且不宜频繁或大量换水。在长丝鲈生长的池塘中,水面不宜有水生植物覆盖。由于长丝鲈也可在半咸水中生存,故它对水质要求微碱性,酸性水质易使它发生病害,所以应适时提高水中pH值,可采用在池塘中撒些壳灰或投放经发酵的畜禽粪便等方法予以调节。

  3.病害防治:水霉病、锚头鳋病、白点病、鲺病、车轮虫病、疮疹病是长丝鲈的多发病。长丝鲈病害应以预防为主,一旦病菌侵入,极难治愈。具体的预防方法有:一是保持池水温度在24℃~30℃之间,换水时严格注意调好水温,避免温差过大;二是每半月用25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三是及时调节水质,经常清洗食台,清除残饵污物;四是坚持投喂新鲜饵料,定期在饵料中添加药物防病;五是创造良好环境,保持池壁光滑,池中无杂物,生产中谨慎操作,以免操作损伤鱼体诱发病害。在阴雨、闷热或骤冷天气应勤加看管,日夜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发生病害时,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诊断治疗。使用药物时注意不可使用违禁药物,常用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有食盐、生石灰、高锰酸钾、水霉净及敌百虫等抗菌素和杀虫药物。

  4.强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专人管理,日夜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池塘周围注意安静,减少人畜活动,以免使鱼类产生应激反应,诱发病害。还要防止水质变坏,在鱼类浮头或发病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救治。塘内的死鱼、病鱼要及早捞起,远离深埋,以免病情蔓延或影响水质。同时,记好养殖日志,详细记清鱼种放养、投入品及鱼类生长、病害等情况,实行健康养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乔贤论坛  

GMT+8, 2024-5-31 22:36 , Processed in 0.0669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