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中文)
fake tag heuer watches replica swiss watches buy watches online best replica watch cheap fake watches swiss replica rolex replicas rolex swiss rolex replica rolex swiss replica rolex watches replica fake rolex watch fake breitling breitling fake breitling watches replica fake swiss watches replica fake watches quality imitation watches replica breitling watch fake cartier watches replica breitling watches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界动态] 教育改革难点观察:流动人口子女如何融入城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乔贤一号 发表于 2011-1-6 14:4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改革难点观察:流动人口子女如何融入城市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
  编者按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加以解决,将会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为了更好地结合基层的实践探索,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本报今天开设“教育改革难点关注”栏目,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柯进

  【难点概述】

  继北京市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发放入学登记卡,推行学校“首接负责制”后,北京市在日前发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满足他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消息一出,立即成为舆论的焦点。

  的确,眼下在一些中心城市,每年暑期前都有许多初中毕业的流动人口子女,被父母送回老家读高中参加高考。在初中之前,他们一直努力融入父母务工的这座城市;初中毕业后,他们又不得不离开已经熟悉的城市,回到早已陌生的老家,再去适应农村生活。

  这几乎已经成为许多打工家庭一个共同的怪圈。实际上,形成这个怪圈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传统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度的限制,以及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有限,导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和“上好学”成为难题。

  统计显示,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目前已近2.3亿,其背后是多达1400万的随迁子女。也就是说,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因此,研究制定流动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是当务之急,也是教育规划纲要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实践探索】绍兴市绿卡制保障流动儿童入学

  本报讯 今秋开学前,浙江省绍兴市的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纷纷到暂住地附近的镇中学、中心小学,为子女申请办理“入学绿卡”。凭“入学绿卡”,其子女可以到指定学校注册入学,而被安排接收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从2005年起,绍兴市首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绿卡”制度。“入学绿卡”具备保障入学、规范入学、方便入学和凭卡补助四大功能。凡在绍兴市区务工就业的外地人,均可为子女申领“入学绿卡”,只要持有“入学绿卡”,就能到指定学校入学,学校不仅无条件接收,而且收费标准与当地孩子相同。对于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公办中小学,除了按学生实际人数拨足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外,还实行经费奖励性补助,学校凭卡结算。

  “入学绿卡”由绍兴市教育局、区文教局专设窗口,统一办理。凡符合办理条件的入学对象,由监护人凭入学对象的原户籍地户籍证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市区的暂住证和居住证明等相关材料,向市教育局和区文教局申请办理“入学绿卡”。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只有434万人的绍兴市,进城务工人员总数超过100万人,约占常住人口的1/4。大批农民工进城后,绍兴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进城务工人员是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子女入学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为此,绍兴市坚持政府主导,以“入学绿卡”为基础,不断扩充学校容量,确保每一位持卡入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城市学校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为了提高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能力,绍兴市通过公办学校改扩建、扩班招生,将公办中小学接收作为主渠道。在城区,专门确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施教区域和入学学校;在农村,所有公办中小学都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放。目前,全市85%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按照绍兴市的规划,近两年内,该市将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0%以上入读公办学校,并逐步提高到95%以上。

  对于现已存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绍兴市一方面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向每所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派一位有管理经验的公办学校干部担任指导员,帮助学校管理;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上,政府每年都有不低于上年度的补助。

  为消除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能出现的歧视,绍兴市还专门出台政策,规定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所有学校,必须在文化学习、奖励评优、入队入团、参加校内外活动等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视同仁。与此同时,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出工时间长、休息时间少的实际,绍兴市还要求幼儿园开设早晚托班、假期困难班,解决其子女无人带等问题。

  据统计,今年绍兴市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8万人,比2009年增长13.8%。至此,绍兴市基本实现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100%保障入学。

  【专家观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流动儿童融入城市不只是上学问题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背后还涉及流动人口在城市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就业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就需要城市政府综合考量。

  教育规划纲要对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的政策,无疑对于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但是,真正要落实好这些政策,还需要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让他们和城里孩子在各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标准。同时,应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高水平学校。

  在制度设计上,国家可以参照义务教育新机制的模式,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状况等指标,将全国城市分成不同类别。比如,对于人均国民收入、财政状况高于全国水平的城市,提倡“以流入地为主”;对于人均居民收入、财政状况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的城市,中央财政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低于全国水平的城市,中央财政可以加大扶持力度。

  解决了经费问题,各城市要正视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孩子的实际差别,可尝试通过先分班、单设专门学校再混合编班等方式,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融合。同时,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留城考试等问题,城市政府、教育部门既要顾及流动人口子女升学考试,也要考虑当地居民子女升学机会,通过科学测算留城考试的流动人口数量,适当扩大中、高考录取比例,使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在其子女入学问题上,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以减小改革阻力。

  事实上,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农民工的后代,只是进入城市生活稍早一两代人而已,应该有足够接纳流动人口的情感基础,关键是城市管理者要设计好不影响城市居民现有权益的体制机制。只有这样,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的进程才会提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乔贤论坛  

GMT+8, 2024-5-12 16:26 , Processed in 0.0651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